台灣工黨

中華民國成立後的黨亂政亂內亂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政黨,到目前為止,一共成立了二六九個,真的是聲勢浩大,中國人之愛組黨,其來有自。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成立,國人初嚐民主,政黨紛紛成立。至一九一三年底,短短兩年時間,新興之黨會,共計六八二個,其中政治類有三一二個。滿清末年政治主張基本分為「革命派」和,「立憲派」,革命成功以後,「革命派」的民族主義完成,革命派的「同盟會」,開始自行分化。立憲派的「憲友會」,因為滿清政府被推翻,因此開始有了分裂的變化。主要的政黨為「同盟會」、「統一黨」、「統一共和黨」、「共和建設討論會」、「民社」、「中國社會黨」。中華民國二年的正式國會,眾議員五九六人,參議員二七四人。眾議院分別為國民黨二六九席,共和黨一二零席,統一黨十八席。跨黨者一四七席,無所屬二十六席。參議院國民黨一二三席,共和黨五十五席,民主黨八席,統一黨六席,跨黨者三十八席,無所屬四十四席。我們提出這些歷史資料,只想告訴現在的台灣民眾,中華民國開始的政治狀態,基本就是多黨政治。說的露骨點,和現在的台灣一樣,你想成立就成立,一人政黨,一人黨主席,大概佔了百分之九十。

黨多黨亂,國民黨失去建國理念

  民國初年的政黨特色,缺乏社會民眾基礎,政綱空洞又大同小異,黨員跨黨,缺少有力領導。袁世凱當選大總統後,因為國民黨與進步黨(由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等合併)主張先行立憲,訂立國家根本大法,主要綱要是責任內閣制,總統任命國務員,需國會同意等,大幅限縮總統權力。於是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追繳國民黨籍議員證書,讓力主制憲的國民黨人喪失國會議員資格,迫使國會無法運作。一九一四年,解散國會,袁世凱公佈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另設參政院七十個參政員,全由袁世凱任命,於是獨裁政治乃告出現。

  國民黨慘遭袁世凱宰割,原因是,國民黨人拋棄了三民主義的革命思想,不服從孫中山的領導,國民黨人短視,刺激袁世凱加速制裁國民黨,中國的民主共和,缺乏社會和群眾的基礎。因此,這個充滿理想和信念的「同盟會」,因為革命成功,同盟會為廣納五湖四海的意見領袖,「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結果因為喪失了孫中山的建國理念,而被袁世凱攪摧毀。導致孫中山,再次重組了「國民黨」,成立「中華革命黨」。

蔣中正之前有七任總統在大陸

  中華民國究竟前後出現過幾位總統?這些總統是第一任的孫中山,民國三年第二任的袁世凱,民國五年六月第三任黎元洪,民國五年八月第四任馮國璋。民國六年八月,國會在廣州舉行非常會議,決議組軍政府,九月選舉孫中山為海陸軍大元帥。這種情況,變成中華民國有兩個政府,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廣州。從此北軍和南軍,不斷武裝衝突,北軍彼此的直系和皖系也在衝突,顯然,處在大小軍閥爭戰的各地老百姓,最為痛苦。民國十年八月,北京的新國會產生,徐世昌成為第五位的中華民國總統。

  南方的軍政府也好不到那裡,民國十一年四月,舊國會,議決取消軍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並選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於是南北有兩位總統,民國十一年六月,孫傳芳施壓北方政府恢復舊國會,完成憲法,於是徐世昌辭職。廣州舊國會議員亦多北上開會,八月重開國會,黎元洪成為第六任中華民國總統,但孫中山不願妥協,南北仍然分治。

  民國十二年六月,黎元洪辭職,曹錕用賄選,成為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結果引起全國不滿,各地軍閥,包括南方政府,聯合討伐曹錕。最後勝利者為段祺瑞,民國十三年十一月段祺瑞就任「臨時執政」。北洋政府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孫中山十二月扶病抵北京,十四年三月十二日病逝。段祺瑞執政後,各地軍閥仍然相互合縱連橫,爭戰連連。最後民國十五年六月北方政府由顏惠慶任內閣總理,段祺瑞避往天津。

中國軍閥政客內亂民不聊生

  民國十五年七月,南方的國民政府任命蔣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誓師北伐。民國十六年一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三月革命軍攻克南京,上海等,四月十八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這時國民黨與共產黨分裂,致使北伐中斷。八月,蔣中正總司令辭職。辭職原因是南方政府,因為共產黨介入,形成南京政府與武漢政府,史稱「寧漢分裂」。蔣中正為期促兩個政府合作而辭職。武漢政府的國民黨人,亦贊成清除共產黨,於是「寧漢合作」改組國民政府。民國十七年初,繼續北伐,革命軍一路北上,六月已至北京近郊。同年六月,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隨後北京落入革命軍手裡,十二月,張學良易幟服從國民政府,南北遂告統一。北伐成功,國民黨隨即實施訓政,以黨治國,改組國民政府,選任蔣中正為主席,國民政府下設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院。

  南北統一後,各地軍閥仍然攻城掠地,國民政府逐步平定。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東北落入日本人手裡。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中日全面八年戰爭開始。

黃金十年八年抗戰國共武鬥九二共識

  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從一九二七年四月十八日定都南京,到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遷都重慶。這十個年頭,史稱「建國十年」,「黃金十年」。中國在各個領域,不論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都有長足的進步。日本軍國主義燃起中國的八年抗戰,事實上,有若干原因,正是這十年,中國國力日增,日本採取先下手為強的武裝侵略。最終,成為中日兩大民族的歷史性傷害,中國更在慘勝的結果,導致更多流離失所,財產和生命犧牲的國共內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另一個新的政府在北京成立,於是南北分治的民初,又變成現在兩岸分治的「九二共識」。

3,687 total views, 4 views today

台灣工黨就是愛分享,請協助我們這美好的理念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