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_row width=”boxed” background=”none” solid_color_value=”#FFFFFF” solid_color_color=”#ffffff” gradient_color=”0% #FFFFFF,100% #000000″ gradient_direction=”vertical” repeat=”full” img_repeat=”full” autoplay=”yes” position=”center center” paralax=”no” border_width_value_=”0″ border_style=”solid” border_color=”#000″ div_padding_top=”10″ div_padding_bottom=”10″ div_padding_right=”10″ div_padding_left=”10″ ][wr_column span=”span12″ ][wr_text el_title=”台灣人民想找回迷失的民族大義” text_margin_top=”0″ text_margin_bottom=”0″ enable_dropcap=”no” appearing_animation=”0″ disabled_el=”no” ] 中華民族,現已成為兩岸民眾以及海外華人,有別於外族的一個大屋頂稱呼。中華民族,這個稱呼,似乎是先由梁啟超提出的。孫中山提倡革命的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也是以漢人的制高點,來打倒異族的清政府。中華民國建制後,則務實地看待,誰也趕不了誰,因為都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成長,生生息息,於是變成「五族共和」,漢滿蒙回藏。事實上,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共有五十六個民族,漢族佔人口的十分之九。
「中華」,則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稱呼,根據維基公開的資料:
「中華」作為地域概念,等同於中國,是「中國」與「華夏」兩詞結合而成,最早始於魏晉時期,亦稱「中夏」。雖然目前「中華」一詞早已演化為對中國文化、地理、民族、飲食等方面的泛稱,但直到20世紀中國才開始出現該詞彙的現代意義——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正式將「中華」納入國名,英文表述為Republic of China;而後出現的中華帝國及中華共和國等政權亦採用了類似的命名方法。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樣把「中華」納入到了國家名稱之中。
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於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地為「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晉書》桓溫請還都洛陽疏:「彊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北齊書》·卷二十一·高乾傳:「於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於昂。」
兩岸關係,演變成今天的矛盾和衝突,對立和抗爭,我們認為始自於「國共內鬥」。雙方政權領導人,為了鞏固政權,將對方妖魔化。事實上國共兩黨為了強化自己政權和集團的利益,對自己的人民,也曾採取血腥的鎮壓。台灣則在外國人勢力的介入,讓兩蔣的後繼者,用不同的手段,將台灣區別和劃分在中國領域之外。
事實上,政治人物的大道理,平民百姓怎知。於是台灣民眾,漸漸不知自己的奮鬥方向和自己姓氏和祖先的歸屬和定位。陳水扁時代,甚至馬英九時代的官員,都做很不好的示範,有人在立法院回答說:「我是中華民國人」,真的是荒腔走板。也有原住民主委說:「台灣是南島原住民北移的終點」,人類學家確認的是蘭嶼的達悟族才是南海北上的原住民。台灣的原住民,和菲律賓、東南亞等馬來人是一樣的。」中華民族已是廣泛的稱呼,只要認同中華文化者,都是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結合的民族。
我們台灣人亦是中華民族,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漢族,假設我們不喜歡中共和它的政權,也改變不了也逃不了在台灣島上的人,都是中華民族。我們在台灣的人,都是中華民族,也都是中國人,更是台灣人。但我們人民爭出來而建立的制度是「民主憲政」,大陸是「一黨專政」,兩岸各自發展,和平競爭是彼此最大的公約數,也是國際潮流的兩岸相處之道。
台灣人民只有抓回自己中華民族的屬性,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才能正本清源,很痛快又自信地以台灣為基地以大陸為領域,替自己、替台灣、爭千秋。 [/wr_text][/wr_column][/wr_row]
2,968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