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_row width=”boxed” background=”none” solid_color_value=”#FFFFFF” solid_color_color=”#ffffff” gradient_color=”0% #FFFFFF,100% #000000″ gradient_direction=”vertical” repeat=”full” img_repeat=”full” autoplay=”yes” position=”center center” paralax=”no” border_width_value_=”0″ border_style=”solid” border_color=”#000″ div_padding_top=”10″ div_padding_bottom=”10″ div_padding_right=”10″ div_padding_left=”10″ ][wr_column span=”span12″ ][wr_heading tag=”h1″ text_align=”inherit” heading_margin_top=”5″ heading_margin_bottom=”25″ font=”inherit” enable_underline=”yes” border_bottom_style=”solid” appearing_animation=”0″ disabled_el=”no” ]第七屆世界華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題:關公民間信仰文化[/wr_heading][wr_text text_margin_top=”0″ text_margin_bottom=”0″ enable_dropcap=”no” appearing_animation=”0″ disabled_el=”no” ]
南洋文化學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已舉辦了三次世界華人文學研討會,第四屆在台北市舉辦,主題(華人民間宗教文化本土化的變遷),第五屆在廈門舉辦,主題(閩南文化民間信仰),第六屆在廈門舉辦,主題(紅面觀音信仰文化),第七屆預定在台灣舉辦。
閩南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閩南人稱為河洛人。從中國歷史的軌跡來探討,西元前110年福建納入西漢版圖,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大量北方漢族進入泉州。西晉永嘉之亂,晉元帝中原漢族臣民從洛陽南渡長江。後在健康(南京)定都,史稱東晉。在福建開始了「衣冠入閩」,中原世族大規模進入福建。北宋「靖康之變」,第二次「衣冠入閩」,中原漢人再大規模避禍南下。因此福建南方包括泉漳廈、溫州、潮汕等都是屬於河洛語的地區,閩南文化又稱為河洛文化,是有其歷史源流可考的。
大批的中原漢人進入閩南,經過一千多年的生生不息,結合了當地原住民的風俗習慣,以及受到歷代歷朝政治、經濟的變遷,而逐漸演化成具有特色的閩南文化。
閩南文化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冒險性的海洋文化,多元性的民間信仰文化,地域性的宗族文化,外向性的「移民文化」。這麼一個具有特色的閩南文化的漢族,近四百年來,跨越了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同時也播遷到海外,特別是通稱為南洋的東南亞各國。閩南深厚的多元性民間信仰也隨著移民到了各地。其中關公信仰文化,可以說源朔至中原文化。關公是由人身轉變為神祇的代表性人物,基本上代表了忠義,更因為歷代皇帝的「神道設教」的政策,讓關公成為了忠孝仁義的規範。閩南人對關公的信仰或許成為了閩南人從自己家鄉移民至海外的一種共同宗教和文化的認同。更因關公信仰文化的忠義精神,讓閩南人在海外能夠相互照應,團結一致,應付艱難的移居地環境。這些種種文化上的形塑因果,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反思,因此,我們舉辦了這次「關公民間信仰文化研討會」。
9/25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所主辦之第七屆世界華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題:關公民間信仰文化,以上為南洋文化學會所主辦,詳情點選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wr_text][/wr_column][/wr_row]
1,781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